Saturday, October 30, 2004
Friday, October 29, 2004
請問你為什麼會來
「餐飲管理純粹是興趣,我從來就沒走過本行,看身材就知道了」
「我們那裡正在推動病歷電子化,像我這樣非醫管科系的病歷室人員,將來可能都會被裁;聽說某家醫院病歷室原來有二三十個工作人員,全面電子化後只需要兩三個人就夠了」
認同組織精神或理念
對於一個組織工作者究竟重不重要
從許禮安事件或可看出端倪
但現實裡因為自己實力夠強
隨時可以不滿組織風氣或主管風格而走人的
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的上班族
幾乎都是一邊罵老闆豬頭
一邊還是乖乖朝九晚五地
好像說如果討厭阿扁當道
但無法改變他是總統的事實
就要把自己流放到海外
從此不當中華民國國民了嗎
所以一開始若能選擇
與其將來理直氣不壯
我當然要看清楚團隊的方向
希望在一個樂於工作的氛圍裡成長
沒有聲音對你說
事情永遠作不完,不用留這麼晚
沒有人問另外一個人
等退休的感覺是怎樣
沒有人因你求好而倍感壓力
因為那是大家努力所追求
「我推崇領導人的價值觀,環境也願意接納從頭學起的人,不談學經歷,不在乎背景,所以我拾起這塊敲門磚」
Thursday, October 28, 2004
Wednesday, October 27, 2004
既有數位館員,何需館員數位
「他們圖書館(其實應該只是個Resource Center)的館員不願意上晚班,所以我們就用Elims幫他們弄了一個無人圖書館…。」講者敘述起來輕鬆簡單,聽者至少是我卻感到一大震撼。在人們還不確定未來是否將步入「無紙化」社會之前,「無人圖書館」已先行誕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RFID無疑在此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初識這個名詞是拜一位資訊/知識素養極高的同事所賜,知道它對典藏及流通業務有極大的幫助,可沒想到圖書館可因此改變整個生態,在沒有任何如書找不到、沒帶借書證類「意外」發生的話,傳統圖書館的要角-流通館員是可以不存在的。
台灣使用「自助借書機」的圖書館不少,引進RFID技術的目前僅知有數位內容學院圖書資料及視聽中心及逢甲大學圖書館。看了新聞特地跑去參觀前者看門道,當時「RFID自動辨識館藏管理系統」尚未購進,所以資料上晶片與條碼標籤並存,流通仍賴館員掃描條碼及上消磁;後者則處於系統建置初期,離正式提供服務尚有一段時日。
晶片標籤在數位學院圖視中心和逢大圖書館的貼法大有不同:以圖書來看,中心將封底與空白末頁緊密黏起,若末頁非空白則另貼一與書頁同大小之空白紙,標籤鑲於其中,目的很明顯,即不願讀者知道「它」藏在哪裡,卻是欲蓋彌彰;逢圖則多大方地貼在封底背面,讓人一眼就看到「機關」所在。這是我一直納悶的地方,晶片本身雖小,但要將其附著於資料的寄身處(貼紙?)卻很大,大約3公分見方,若要賦予兼防盜之功能而不另貼磁條,聰明的圖書館賊還不割之而後偷嗎?實在應該好好請教系統公司。
另外一種「號稱」無人圖書館的,例如台中榮總圖書館和桃園榮醫圖書室,但是兩者若非無人時段無法借還書,便是似乎原本書刊即不外借,館的功能不全,只能說是廿四小時開放不閉館,算不得真正的無人圖書館。
當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前線任務,包括導覽、流通、參考、諮詢、講習等,因「數位化」、「科技化」而漸由「虛擬館員」擔綱演出的時候,除了站在人文/人性的角度反向思考,我質疑圖資專業的走向,若不是上山,朝更高深的研發邁進,就得下海,把「辦活動」當成主業。那麼,在平地上一步一腳印的「圖書館員」,價值何在?
Tuesday, October 26, 2004
從MSN談起
IH說公司為了防止網路中毒(其實是想杜絕打屁文化),開始嚴禁上班時使用MSN。DD說他現在只有在午休時間才敢打開私人信件,因為老闆買了一套可以監看員工電腦「正在幹啥」的軟體。沒有哪個白目敢在上班時間挨著電話東家長西家短的,但是當網路在日常生活中漸漸取代電話,人們工作中「精神上開小差」的習慣也搭上便車,「閒聊」從空中轉入地下,還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自重而後人重,當上級三申五令最後回收科技產品的使用權之時,該檢討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使用者「公器私用」以致「因私害公」的偏差行為。MSN其實是種即時又經濟的傳訊(檔)工具,多方會談的功能是傳統電話望塵莫及的;甚至連圖書館都看中它即時的特性,開辦除了電話電郵、書信面談方式以外的一對一(個人化)參考服務-MSN Online。台灣目前僅知大仁技院圖書館剛提供這個服務不久;對岸則除了上海图书馆,學校圖書館例如同济大学图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等也有MSN实时(在线)服务。(國外例子有澳洲的Murdoch University Library、美國的Samford University Library、、等)
本就不贊同「上班開MSN聊天」這件事,尤其同仁裡有工讀生時。當我們一味地感嘆現在的小孩子怎麼那麼不敬業、邊工作還邊上MSN的時候,是否大落落地忘了自己正是那根歪掉的梁,三不五時獨自在電腦前發出的笑聲,給了小朋友們最壞的榜樣。學校,應該是所有公家機關當中,請的工讀生最多的單位了吧;圖書館每年支出的工讀金,更佔掉校方工讀經費總額的大部。面對這麼大批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館員的身教格外重要。觀念和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耳濡目染長輩的陋習,例如貪公家便宜、濫用特權、公私不分,長大很難沒有貪污舞弊、徇私苟且的情事發生。
「啊你們館員不是逾期都不用罰錢!」曾被工讀生的隨口而出嚇了老大一跳,但是當我親身經驗館員主動在你面前把逾期罰款取消掉的「好意」時,再對照小朋友說的話,「奇怪」不見了,換上「原來如此」的心寒。
Monday, October 25, 2004
學經歷的傲慢
原告:
「這份履歷表實在太過簡單,看不出你有什麼skill,只知道之前在學校圖書館,也不知道是哪個學校,知道你在護理學院圖書館打過工,那是輔英呢還是康寧?只有北市圖還聽過,實踐我猜應該是大直那個…。」
答辯:
如果畢業校系和機構的統稱還不夠讓你們識別此人的學經歷,我只能說,「每次的再出發,都當自己是個新人」。至少到目前為止,我仍不願向這種「學經歷的傲慢」低頭-即使我知道,秀出前些個任職單位的名稱,可以讓你們透過口碑立決用人。
什麼叫做「學經歷的傲慢」?「相關學系畢,一年以上經驗」是也。當你是正統科班出身,又在某知名機構待過,加上前單位主管對你讚譽有加,那麼恭喜你,其他跟你一起在同時間投履歷的人,即使能力比你強,都只是陪榜而已,寶座非你莫屬。這種清況在小得不能再小的圖書館界,尤其是公家的更為明顯。徵才承辦人用盡各種關係把你的前事今聲打探清楚,同學間風評好不好、為什麼離職、怎麼才半年就不作了,負面的新聞「將來搞不好也會」發生在本單位的,對不起,銘謝惠顧;卻不知人隨時都有洗心革面的權力、無法繼續留任的真正原因多不足為外人道。更諷刺的是,一開始便對應徵者沒有信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等到以為找到了良駒,不久人才卻擇良木他棲的時候,才懊悔當初看走了眼,不,聽走了耳。
一直奉「錄用之前,人人平等」為圭臬,曾誇下海口:「絕對不會介紹某某人某工作,也不會接受某某人介紹的某工作」。一來你真憑實力進公司不欠我人情,二來我表現不優影響不到你的名譽。但是當我知道畢業後每一份工作其實大都拜「關係」所賜,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羞恥與懊悔即上心頭-我有什麼資格大言不慚信誓旦旦,我又有什麼權力曖昧地斷絕、至少是「不鼓勵」恩師口袋人選的求職路,而對方是自己認為各方面都很傑出的學弟妹。IH說,「我不管你從哪裡來,就算是空降部隊,只要你能把事情做好」,也許(也許不),對人,今後我會把標準放低,不一味執著於「公平」;但是對己,我想,還是會一本初衷吧,因為始終認為,很多空有一身才華的先學後輩,不得其門入行的癥結,只在於人氣不足,沒有人認識他,我怎麼可以當絆腳石,助長這種「用人惟認識、風評很重要」的歪風呢?誰無過去?要是Y的老闆當初輾轉耳聞其在學校的表現而不錄用他,Y同學今天恐怕無法發展得可圈可點,小有成就;而被人介紹進來的X工讀生,態度實在很差,公司卻礙於人情不能開除他。一句老話,「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如果心胸不夠寬,連這關都看不開,非要追著應徵者的前塵團團轉,那麼「更生人保護協會」的多年努力都是白搭,沒有人願意把公司前途賭給受刑人。
宣判:
「你有沒有算過從開始找工作到現在,投履歷數跟得到面試機會的次數比例有多少?原因在哪裡?」
「大約5比1,可能一眼就瞧不上我的履歷,再來就是能力不足吧。」
「但是我還沒開始找之前就有工作機會了。」
「能力不是說特別強,傲個什麼勁兒呀,履歷表上的經歷還是要寫清楚,否則你永遠找不到工作!」
「哼哼!是嗎?大不了投入試場,考上就有飯吃,不看你以前在哪裡;考不上呢,就真的轉行吧,當想把它當志業可沒人鳥你的時候,識相點當作興趣就好了吧!」